今天在让小朋友不要太久看电视玩游戏而在阳台上远眺放松眼睛休息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我觉得很有趣的对话。
👧:你小时候抓到过的刺猬有没有拍下照片呀,我想看看。(说的是我以前跟她提起过我小学时意外抓到过一只估计是邻居养的刺猬,用纸箱罩住一晚上又咬破箱子溜走了的故事)
👨:那时候手机还没有拍照功能,而且事实上爸爸家里面也还没有手机。
👧:为什么那时候还没有手机呀(然后哈哈大笑,她把这个当成了一个玩笑)
👨:爸爸没有开玩笑,手机那时候很贵,而且就算有了手机也不能拍照,有拍照功能的手机要在后面才被发明出来。
👧:啊,为什么?
虽然小朋友还小,不曾拥有她自己的手机,但可以说自从一出生起,她可以每天都看到爸爸妈妈都在不同程度地和手机打着交道。甚至包括她去上的这种学前班的语言课,也会弄出来《手机有魔法》这样的表演节目,其内容主要就是父母少玩些手机,多关注一下小朋友这类的主题。所以可以说他们的生活中,手机已经是无处不在了。
所以从程序员的角度来说,可以认为这是这个时代的小朋友自出生就已经被定义了的环境常量。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这个世界是循序渐进过来的,但对于这些小朋友而言,他们可能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了。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虽然不多,但父母也会跟我讲起一些他们小时候的故事。特别是母亲,因为家庭方面的原因,相对她的故事坎坷和苦涩的成分可能会更多一些,那时候自己也小,很难真的去理解这些故事所承载的真正意义。但就是最近,对这些更加过去的苦难突然多多少少有了一些实际的感受。
可以说刚过去的两个月对于国人来说都是一段比较难熬的时间。开放前的舆论的喧嚣,对于突发事件的争吵,对于长时间封控所带来的焦虑。开放后的集体感染,SNS 上随处可见的各种难熬的症状分享,对政策和相关人士的质疑和批评。以及这当中可能可以算是火上浇油的,不管是开放前还是开放后都无处不在的审查和自我审查,甚至后来发展到我觉得已经是以 block 本身为卖点的纯情绪式的宣泄。都展现了这一段时间,或者说过去的三年确确实实是一个苦难。
接受这些情绪的输出也会有传染,也会给自己带来坏情绪,所以回想起来这两年也在线上线下,墙里墙外也和不同的人争论过一些观点。但是就是今天,即使是个人维度可能也有一些低的维度的感悟,觉得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就都是我们接下去生活的环境常量了。这些糟心事肯定还会继续一段不短的时间,也不会因为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公历年就会突然让所有的坏事情变好。并且如果把我们每个个体视作一个“进程”,说实话影响不了这些环境常量太多。所以或许还是老生常谈的,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这个略显特殊的时代,管控好自己的好心情虽然有点难,不过我觉得仍然值得努力。
不过幸运的是,我似乎应该算是个乐观主义者,我也将继续保持乐观,并且也将继续做个俗人。
最后,有耐心看完这篇明显有些胡思乱想的杂文的朋友们,还是想祝各位在新的蓝星公转周期下尽量能够顺利和快乐,以及更重要的,这个新的环境常量下所需要的,身体健康。
发表回复